盛夏时节,泉州清源山风景区迎来旅游旺季。这座素有"闽海蓬莱第一山"美誉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,7月以来日均接待游客量突破1.5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28%。景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已达135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2%,展现出生态旅游的强劲发展势头。

清晨的清源山雾气缭绕,老君岩造像在晨光中显得庄严肃穆。景区管理处负责人介绍,今年投入使用的智慧登山系统覆盖全山18公里主要步道,通过5G网络实时监测各景点人流密度,为游客提供最佳登山路线建议。在千手岩区域,新落成的AR体验中心运用增强现实技术,还原了宋代摩崖石刻的原始风貌,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体验。来自广东的游客林先生表示:"手机扫码就能看到古代工匠如何开凿石刻,这种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很有新意。"
文化保护方面,景区深入挖掘儒释道三教文化内涵,每周定期举办"南音表演""茶道体验"等传统文化活动。在弘一法师纪念馆,新开设的禅修体验区每日接待超过600名游客,人们可以参与抄经、坐禅等文化活动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景区与华侨大学合作推出的"清源素宴",选用当季山珍野菜,日均销量突破1500份,成为新的消费亮点。为迎接中秋佳节,景区正在筹备"月映清源"主题活动,将首次引入无人机灯光秀演绎山岳文化。
生态保护与智慧服务成为今年最大亮点。通过实施"绿色景区"升级工程,新增生态步道5.2公里,引进环保电瓶车20辆。在碧霄岩区域,生态环境监测显示植物种类新增12种,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蕨种群数量明显增加。景区生态保护科负责人表示,采用智能灌溉系统后,核心区用水量降低30%,相关经验已入选福建省生态旅游示范区案例。新建的智慧导览系统覆盖全山36处主要景点,提供中英双语讲解服务。
面对持续增长的客流,景区优化了分时段预约机制,将瞬时最大承载量控制在1万人以内。新增的4条接驳专线和3个临时停车场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。来自浙江的游客王女士赞叹:"既能呼吸新鲜空气,又能感受文化底蕴,这样的登山体验很难得。"据悉,清源山正积极推进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,计划通过两年时间打造集生态观光、文化体验、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国际级山岳旅游目的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