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开元寺千年古刹焕新颜 智慧保护让海丝文化活起来

泉州新闻网2025-07-10 10:11:0324

  盛夏的泉州开元寺,东西双塔巍然矗立,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辉。这座始建于唐垂拱二年(686年)的千年古刹,近日迎来暑期参观高峰。据景区管理处统计,7月以来日均接待游客量突破1.2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25%,其中海外游客占比达15%,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。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,开元寺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已突破150万人次,创历史新高。

1.png

  漫步寺院,大雄宝殿前月台须弥座上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栩栩如生,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拍照。寺内工作人员介绍,今年实施的文物保护数字化工程,已对大殿内的24尊"飞天乐伎"木雕完成三维扫描建模,游客通过手机AR功能即可欣赏这些珍贵文物的细节。在藏经阁区域,新落成的海丝文化展示中心运用全息投影技术,生动再现宋元时期泉州港的繁荣景象。来自菲律宾的华人游客陈先生感叹:"通过这些科技手段,能更直观地了解祖先当年的生活,感觉很震撼。"

  文化传承方面,寺院深挖海丝文化内涵,每周定期举办"南音雅集""木偶戏表演"等非遗展示活动。在甘露戒坛区域,新开设的佛教艺术体验馆每日接待超过800名游客,人们可以亲手体验传统经书装帧技艺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寺院与华侨大学合作研发的"海丝素斋"系列餐饮产品,融合闽南传统烹饪技法,日均销量突破2000份。为迎接中秋佳节,寺院正在筹备"月映双塔"主题活动,将首次引入光影技术演绎开元寺千年历史。

  文物保护与智慧管理成为今年工作亮点。通过实施"古建保护计划",已完成东西塔等核心建筑的病害监测系统建设,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。在寺院园林区域,生态环境监测显示古树名木健康状态良好,其中树龄超过800年的古桑树依然枝繁叶茂。寺院文物保护科负责人表示,采用微环境调控技术后,大殿内温湿度波动幅度降低40%,为珍贵文物创造了更稳定的保存环境。新建的智慧导览系统覆盖全寺28处重点文物,提供中英日韩四语讲解服务。

  面对持续增长的客流,寺院优化了参观路线,将瞬时最大承载量控制在8000人以内。新增的3个游客服务中心和2处临时休息区有效提升了接待能力。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表示:"既能感受千年古刹的庄严,又能体验现代科技的便利,这样的文化之旅很有意义。"据悉,开元寺正积极推进"海上丝绸之路"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项目,计划通过三年时间打造集宗教朝圣、文化体验、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国际级文化地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