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28日,泉州市人民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以“顶格配置”开启市校合作新范式。这场跨越南北的“创新握手”,将哈工大百年工科底蕴与泉州万亿制造基因深度融合,为福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注入强劲动能。
【战略升级】顶格对接:从单向输血到双向赋能
签约仪式上,泉州市委副书记、市长蔡战胜与哈工大党委书记陈杰共同按下象征“产教智链”的启动装置。根据协议,双方将构建“三协同三转化”机制:
学科链与产业链协同:聚焦新材料、智能装备等6大领域,共建联合实验室
人才链与创新链协同:实施“双导师制”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,年输送500名复合型人才
文化链与价值链协同:设立“晋江经验”产学研融合创新中心,孵化专精特新企业
副市长黄文捷手持“金钥匙”模型交予哈工大党委副书记陈蕊,寓意开启泉州七大万亿产业集群的“智造密码”。
【强强对话】院士金句诠释合作深意
陈杰(哈工大党委书记):
“泉州企业家‘敢拼会赢’的精神与哈工大‘规格严格·功夫到家’的校训高度共鸣。我们将把空间环境模拟装置、机器人国家工程实验室等‘国之重器’的技术溢出效应,转化为泉州产业升级的‘核动力’,力争三年内落地30项‘卡脖子’技术攻关项目。”
蔡战胜(泉州市长):
“从宋元‘东方第一大港’到21世纪‘海丝名城’,泉州始终是开放创新的热土。此次携手哈工大,我们将打造‘一院一园一基金’载体——建设哈工大泉州创新研究院,规划500亩未来智造产业园,设立2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,让实验室的‘盆景’变成产业的‘风景’。”
【硬核布局】四大攻坚行动锚定未来
数字智造先锋计划
联合开发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,赋能超200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
新材料突围行动
攻关石墨烯改性鞋材、航天级陶瓷基复合材料,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
蓝碳经济实验区
依托泉州湾生态修复工程,建设海洋负排放国际示范基地
闽侨智库联盟
组建跨学科院士顾问团,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提供智力支撑
【创新注脚】校地合作“泉州模式”再升级
此次合作首创“三张清单”机制:
需求清单:由安踏、恒安等50家龙头企业提报技术痛点
能力清单:哈工大开放12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资源
转化清单:政府搭建“揭榜挂帅”中试基地,提供首台套应用场景
正如签约现场矗立的“刺桐花与丁香花共生”艺术装置,这场跨越山海的创新联姻,正孕育着中国式现代化产教融合的新范本。

2025年4月28日,泉州市人民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以“顶格配置”开启市校合作新范式。这场跨越南北的“创新握手”,将哈工大百年工科底蕴与泉州万亿制造基因深度融合,为福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注入强劲动能。
【战略升级】顶格对接:从单向输血到双向赋能
签约仪式上,泉州市委副书记、市长蔡战胜与哈工大党委书记陈杰共同按下象征“产教智链”的启动装置。根据协议,双方将构建“三协同三转化”机制:
学科链与产业链协同:聚焦新材料、智能装备等6大领域,共建联合实验室
人才链与创新链协同:实施“双导师制”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,年输送500名复合型人才
文化链与价值链协同:设立“晋江经验”产学研融合创新中心,孵化专精特新企业
副市长黄文捷手持“金钥匙”模型交予哈工大党委副书记陈蕊,寓意开启泉州七大万亿产业集群的“智造密码”。
【强强对话】院士金句诠释合作深意
陈杰(哈工大党委书记):
“泉州企业家‘敢拼会赢’的精神与哈工大‘规格严格·功夫到家’的校训高度共鸣。我们将把空间环境模拟装置、机器人国家工程实验室等‘国之重器’的技术溢出效应,转化为泉州产业升级的‘核动力’,力争三年内落地30项‘卡脖子’技术攻关项目。”
蔡战胜(泉州市长):
“从宋元‘东方第一大港’到21世纪‘海丝名城’,泉州始终是开放创新的热土。此次携手哈工大,我们将打造‘一院一园一基金’载体——建设哈工大泉州创新研究院,规划500亩未来智造产业园,设立2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,让实验室的‘盆景’变成产业的‘风景’。”
【硬核布局】四大攻坚行动锚定未来
数字智造先锋计划
联合开发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,赋能超200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
新材料突围行动
攻关石墨烯改性鞋材、航天级陶瓷基复合材料,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
蓝碳经济实验区
依托泉州湾生态修复工程,建设海洋负排放国际示范基地
闽侨智库联盟
组建跨学科院士顾问团,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提供智力支撑
【创新注脚】校地合作“泉州模式”再升级
此次合作首创“三张清单”机制:
需求清单:由安踏、恒安等50家龙头企业提报技术痛点
能力清单:哈工大开放12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资源
转化清单:政府搭建“揭榜挂帅”中试基地,提供首台套应用场景
正如签约现场矗立的“刺桐花与丁香花共生”艺术装置,这场跨越山海的创新联姻,正孕育着中国式现代化产教融合的新范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