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米八的警示:美食街牌坊再遭削顶之困

泉州新闻网2016-04-05 13:58:0019

  昨日上午8时许,市区美食街北侧牌坊下上演了一场现代机械与古建文物的“尴尬对峙”。一辆试图穿行牌坊的水泥罐车因车体过高,车尾卡在3.8米高的仿古檐角下,进退维谷的钢铁巨兽与簌簌落木屑的百年样式木雕,构成一幅颇具警示意味的城市图景。记者赶到时,交警正指挥后方车辆绕行,被卡罐车的轮胎在反复调试中逐渐泄气,最终降低12厘米高度脱困,却在朱漆牌坊上留下数道新鲜刮痕。

 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0429140509.png

这已是该牌坊第三次遭遇“削顶之痛”。目击者陈先生回忆,涉事罐车从丰泽街右转时,车头虽勉强通过,翘起的车尾却像一把钝刀剐蹭过斗拱,“木料断裂声听得人心惊”。事实上,这座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仿古牌坊命运多舛——2022年11月,同位置牌坊被撞致顶部倾斜,次年政府耗资修缮,更换了28处榫卯构件并重做漆面。未料修缮完工不足两年,飞檐下又添新伤。现场文保人员托着掉落的雀替摇头:“这些采用‘飞天乐伎’传统造型的木雕,修复时需要老匠人手工凿刻,成本比钢材还高。”

  “我明明看着高度够的……”司机张某抹着汗解释,他原计划将混凝土运往附近工地,凭经验目测牌坊可通过,却忽略了罐车尾部的抛物线弧度。这种误判似曾相识:市政记录显示,近三年该路段发生类似刮擦事故11起,其中8起涉大型车辆。尽管2023年修缮时曾在巷道增设反光警示条,但隐藏在绿荫中的限高提示仍难引起司机注意。

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0429140529.png 

目前,受损牌坊已围起施工挡板,技术人员正用三维扫描仪评估损伤。住建部门透露,此次将重点加固底部承重结构,并考虑在路口增设智能限高架——当超高车辆接近时,LED屏将实时预警。现场交警再次提醒驾驶员,经过古城区时应特别注意车辆动态参数:“现代货车的设计高度每年平均增加5厘米,但我们的文化脊梁不会长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