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全域联动掀起科学教育革新浪潮 50校共绘"未来课堂"新图景
【科技魔法秀点燃探索热情】
4月25日清晨,泉州市实验小学操场变身科技魔法剧场:无人机群以"海丝船队"造型破空翱翔,宇树科技机器狗现场演绎障碍赛跑,物理教师用气球喷射实验诠释牛顿第三定律。这场集戏剧表演与科学原理于一体的沉浸式教学,让1200名学生惊呼"原来科学可以这么酷!"永春分会场则上演"泡泡秘境":直径3米的悬浮泡泡包裹着学生升腾而起,动力小车竞速赛道上,孩子们用自制的磁悬浮装置突破速度极限。数据显示,三地联动开展的28场科技魔法秀,线上观看量突破50万人次。

【跨学科实践孵化创新思维】
在泉州师院附属小学台商区分校科创展厅,三年级的"生命孵化师"项目引发关注。学生们通过物联网温控系统精准调控孵化箱,见证21天小鸡破壳全程,并延伸出18个跨学科课题:语文课撰写《生命观察日记》,数学课建立胚胎发育曲线模型,劳动课设计智能化鸡舍。惠安山霞小学的"订书钉坦克"将文具变身为磁力战车,洛江二小的气象站模型实现与市气象局数据实时联动。全市47所学校展出的362件科创作品中,78%源自日常生活的跨学科探索,32件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。
【智慧体育重构运动场景】
"引体向上达标率提升40%!"在台商区分校智慧体育馆,人脸识别系统正为五年级学生生成个性化运动处方。这套集AI体测、运动风险预警、数据建模于一体的系统,让仰卧起坐、多人跳绳等传统项目焕发新生。运动大屏实时显示班级排行榜,学生张子涵兴奋表示:"现在每次锻炼都像在打科技游戏闯关!"该系统已沉淀12万条运动数据,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精准支撑。
【教育共同体破壁融合】

本次活动创新构建"高校+名校+薄弱校"的立体教研网络:上海教科院专家夏雪梅通过5G全息投影,在三地同步解析跨学科课程设计;厦门名师高翔带领12所学校教师开发"生态守护者"项目化课程;三明永安市燕江小学与泉州实小联合开展《食物链的奥秘》双师课堂,两地学生通过VR设备共探生态系统。值得关注的是,全市253个"名优校+"教育共同体已建立课程共建共享机制,累计开发STEM课程包126个,惠及8.3万名学生。
教育新基建赋能质量跃升
泉州市教育局透露,三年内将投入1.2亿元建设12个区域性科学实践中心,培育100所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。目前"5G+教育"专网已覆盖89%的城区学校,虚拟实验室、数字孪生校园等新场景加速落地。正如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夏雪梅所言:"当无人机编队掠过世遗古城上空时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技与教育的融合,更是一座城市面向未来的教育觉醒。"这场持续半个月的教育革新风暴,正重塑着海丝起点城市的育人图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