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交警重拳整治高架桥电动车乱象 32辆违法车辆一日落网
4月25日早高峰时段,泉州市区坪山高架桥匝道口警灯闪烁,丰泽交警用新款警用摩托车的LED警示屏打出醒目标语,拦截下多辆试图闯入高架的电动车。一名未戴头盔的驾驶员在刺桐大桥引桥处被拦停,成为当天32名受罚者之一。这场覆盖全路段11个重点路口的专项整治行动,揭开了泉州治理“电动车闯高架”顽疾的新篇章。

事故频发倒逼治理升级
坪山高架日均车流量超8万辆,货运车辆占比达35%,因大货车盲区引发的电动车事故仅今年就已发生7起。丰泽交警大队负责人透露,部分电动车驾驶员为图便利,常冒险从匝道混入车流,而大货车靠右行驶的惯性使右侧盲区成为“死亡陷阱”。为此,交警部门创新推出“全时域布防”机制:早晚高峰20余名警力驻守关键节点,平峰期启用无人机巡航抓拍,指挥中心视频巡查系统24小时紧盯异常动向。
科技+铁腕构筑立体防线
整治行动中,交警同步启动“三色预警”系统:首次违法者签订安全承诺书并通报单位;累计两次纳入重点监管名单;三次以上将面临顶格处罚。针对屡禁不止的乱象,4月起交警对途经车辆定向发送安全警示短信超10万条,并在匝道口增设事故警示屏,滚动播放历年惨烈事故影像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交警正试点“大货车居中行驶”引导方案,通过地面标线优化和电子诱导屏,强制分离货车与电动车流线。

市民呼吁建立长效震慑
“20元罚款如同隔靴搔痒!”市民陈先生直言,许多违法者抱着侥幸心理。这一观点在近期网络民调中得到印证——78%受访者支持提高违法成本。丰泽交警回应称,已组建专项整治专班,计划推动地方立法,拟将罚款额度提升至200元,并探索违法记录与个人信用挂钩机制。与此同时,全市253个社区同步开展“电动车安全进万家”宣传活动,通过事故责任认定模拟体验等方式强化安全意识。
数据显示,专项整治首周高架桥电动车闯入量下降63%,但全路段智能监控仍捕捉到日均45次违规行为。交警部门表示,将坚持“人力巡查+科技执法”双轨并行,5月起在11个重点路口加装AI识别探头,实现违法行为自动抓拍、实时预警。这场关乎城市动脉安全与效率的攻坚战,正在重塑泉州的交通文明基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