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首条海底输水管道泉州段贯通 将解决海岛用水问题

泉州新闻网2025-05-22 11:45:249

  国内首条海底输水管道泉州段于2025年5月贯通,标志着我国跨海岛礁供水技术实现重大突破。该项目通过创新施工工艺与应用智慧化技术,有效解决海岛居民长期面临的用水难题,并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示范经验。

  39.png

一、工程核心亮点

  技术工艺突破‌

  采用国内首创的‌岛对岛水平定向钻海底穿越工艺‌,涉及海域段总长3.5公里,完成管道导向孔对接误差控制在0.5米内,攻克软硬岩层错孔等技术难点;

  运用‌三维实时成像声呐系统‌与‌GPS定位导向系统‌,实现海底管道拖引走向实时动态监控,降低对海洋生态影响;

  采用‌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材‌提升防腐性能,保障水质安全,设计使用寿命达50年。

  输水网络构建‌

  管道起点位于泉州晋江金鸡闸引水枢纽,经龙湖水库泵站加压后,通过16公里海底管道直达目标海岛,日供水量可达3.4万立方米;

  配套建设海上应急补水系统和智能监测平台,实时调控水压、流量等参数。

  二、工程意义与成效

  民生保障升级‌:彻底解决目标海岛3.8万居民及驻岛单位季节性缺水问题,水质达标率提升至100%,告别长达数十年的船舶运水历史;

  海岛经济激活‌:预计带动旅游、渔业等产业年增收超2亿元,助力“海洋牧场”等新型业态发展;

  两岸融合实践‌:借鉴2018年泉州-金门供水工程经验(累计供水超2亿吨),为闽台基础设施联通提供新范式。

  三、未来延伸规划

  区域联网扩容‌:纳入泉州“水系联排联调”体系,计划联动厦门、漳州形成闽南沿海输水骨干网络;

  技术标准输出‌:该项目形成的《海底输水管道施工技术规范》已申报国家标准,将应用于浙江鹿西岛等类似工程。

  该工程作为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体现了“水利工程补短板”的战略导向,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全系统通水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