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非遗活化实践入选全国城乡旅游融合示范案例

泉州新闻网2020-04-20 14:22:0028

  【北京4月21日专电】在2025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上,泉州文旅融合创新实践引发业界关注。"泉州非遗时尚秀"从全国参评案例中脱颖而出,成功入选六大城乡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,成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创新样本。

  中国旅游研究院以"艺术赋能激活文脉,城乡共生创新典范"为主题,对泉州实践作出权威解读。该项目通过三大创新维度实现非遗活态传承:

  一、传统戏曲的时尚焕新

4.png

  通过"南音电音派对""提线木偶剧本杀"等跨界演绎,千年古艺焕发新生机。2024年数据显示,泉州非遗剧场年均观演人次突破150万,衍生文创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30%,真正实现"购票看戏"成为旅游标配。

  二、沉浸式非遗场景营造

  构建"非遗+"多元体验矩阵:梧林古村落的非遗工坊集群、金谷溪岸的沉浸式夜游系统、九十九溪的农耕非遗研学带,形成"可触摸的文化记忆"。据统计,2024年非遗主题游接待量占全市文旅总人次的41%,带动周边消费达17.6亿元。

  三、传统技艺的产业升级

  通过设立非遗数字创意实验室,德化白瓷3D打印技术、金苍绣数字藏品等创新产品相继问世。特别打造的"海丝匠人"孵化平台,已培育147个非遗新锐品牌,其中泉州簪花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58亿次,形成传统工艺的现代产业生态。

  "这不仅是文化保护工程,更是城市更新的美学实践。"泉州市文旅局局长吕秀家介绍,通过建立"非遗基因库+创意转化中心+市场应用平台"的三级转化机制,实现文化遗产向消费符号的创造性转化。如今在泉州,游客既能品尝古法石花膏,也可体验AI簪花设计,在古今对话中感受"闽南智慧"的当代表达。

  据悉,该模式已形成可复制的"四个一"标准:一套非遗资源评估体系、一个跨界创意联盟、一组数字化应用场景、一条文旅产业链条。目前已有23个城市与泉州签订非遗活化合作协议,千年海丝文化正转化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