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海丝再启航:泉州以经贸文化双擎续写 光明之城”新篇‌

泉州新闻网2020-08-13 14:26:0029

  历史坐标:千年古港见证丝路繁盛‌

  泉州(古称刺桐港)自宋元时期便以“东方第一大港”驰誉寰宇‌。作为联合国认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,这里曾呈现“涨海声中万国商”的盛景,丝绸、瓷器经阿拉伯商船远抵爱琴海,香料、象牙等异域珍宝亦由此汇入中国‌。九日山现存的海交祈风石刻群,更以“起点的起点”之姿,镌刻着古代航海贸易的鲜活记忆‌。

  现代实践:经贸合作激活丝路基因‌

14.png

  2025年4月,泉州与希腊雅典成功举办“丝路侨链·优品出海”经贸对接会,签署涵盖海外仓建设、跨境电商等领域的合作协议。依托希腊连通欧亚非的地缘优势,泉州计划年内落地集商品展示、智能仓储、物流配送于一体的“海外仓”,推动纺织鞋服、智能家居等“国潮优品”高效进入欧洲市场‌。同期,赤鼎屿灯塔完成改造,以智能化导航设施提升港口服务能力,成为新时代海丝起点的重要标识‌。

  文化纽带:遗产城市赋能文明对话‌

  泉州凭借22处世界遗产点,持续深化与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的文化交流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通过“福船的故事”双城联展等跨国展览,以宋代古船、航海文献等文物为媒介,串联起与马来西亚马六甲等地的历史共鸣‌。石狮服装城、德化陶瓷产业带则吸引中东、东南亚客商频繁往来,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交融的“海丝文创”成为外贸新亮点‌。

  未来图景:数字丝路链接全球网络‌

  泉州正以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”为目标,加速构建“港口+产业+城市”联动体系。石湖港通过无人集卡、5G智能调度等数字化升级,年吞吐量突破千万吨级,航线辐射全球30余个国家‌。民营经济活力与世遗文化IP的双重驱动,使这座“光明之城”在跨境电商、文旅融合等领域持续领跑,为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注入泉州智慧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