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牛肉羹产业年产值突破25亿元背后的发展密码

泉州新闻网2025-05-19 10:20:3810

  凌晨三点的晋江安海镇,老字号"源和堂"第四代传人陈志强正在检查当天现宰的本地黄牛肉。这家始创于1932年的老店,如今已发展成为日产3吨标准化牛肉羹的现代化企业。"我们坚持选用3-4岁的闽南黄牛后腿肉,每批原料都配有可追溯的检疫证明。"陈志强指着车间的物联网温控系统介绍道。

 60.png 

产业规模持续扩大

  据泉州市农业农村局最新统计,2024年全市牛肉羹相关企业达156家,其中年产值超千万的规模企业28家,形成以晋江、南安、惠安为核心的三大产业集聚区。产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8000人,带动上下游养殖、物流、电商等配套产业就业2.3万人。

  技术创新推动升级

  在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实验室里,研究人员正在测试新型低温熟化技术。该技术能使牛肉羹在65℃条件下缓慢熟成,最大程度保留营养成分。检测数据显示,采用新工艺的产品蛋白质含量提升至18.5%,脂肪含量降低至3.2%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安井食品研发的-35℃急冻技术,使产品保质期从传统的7天延长至180天。

  市场拓展成效显著

  2024年"双十一"期间,泉州牛肉羹在各大电商平台总销售额突破1.2亿元,同比增长85%。其中,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开发的"一人食"小包装产品占比达40%。海外市场同样表现亮眼,通过RCEP关税优惠,出口东南亚的牛肉羹产品同比增长120%。

  标准化建设加速推进

  泉州市近期发布的《牛肉羹制作工艺规范》地方标准,对原料选择、加工工艺、卫生标准等21项指标作出明确规定。市质检所每季度开展的抽检显示,标准实施后产品合格率从89%提升至98%。产业联盟秘书长黄文辉表示:"下一步将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,预计可使产品溢价空间提升20%。"

 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

  尽管发展迅速,产业仍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、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。华侨大学经济研究所建议,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,开发药膳牛肉羹等差异化产品。随着"闽菜走出去"工程的实施,预计到2026年,泉州牛肉羹产业规模有望突破40亿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