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对华关税政策现松动信号 国际供应链或迎利好

泉州新闻网2023-05-18 14:14:0024

  (华盛顿/北京 综合讯)当地时间4月22日,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底特律经济论坛发表引发市场关注的讲话。这位共和党政治人物首度松口承认,当前对华加征的301条款关税存在"明显过高"问题,并预测相关税率将在中期内"出现显著回调"。这一表态与其首任期内强硬的贸易保护主义立场形成鲜明对比。

  据《华尔街日报》现场记录,特朗普在长达45分钟的演讲中坦承:"我们为保护本土制造业设计的关税盾牌,最终演变成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财务负担。"他特别提到,"未来可能将关税税率下调30%-40%,在保留半导体等战略领域保护措施的同时,对民生相关商品实施定向降税。"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现任财政部长贝斯特同日也在纽约作出呼应,称财政部正与商务部共同制定"更具弹性的关税框架",预计将在夏末前公布具体调整方案。

30.png

  市场对此反应积极。伦敦资本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马克·威廉姆斯分析,若美国兑现关税调整承诺,中国机电设备、新能源汽车部件、纺织制品等六大核心出口领域有望实现5%-8%的增量收益。而美方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中的进口商品分项可能因此降低0.6-0.8个百分点,这对于持续高企的通胀压力将形成实质性缓解。

  不过,布鲁金斯学会贸易政策研究室主任莎拉·陈指出三大现实障碍:首先,美国国会正在审议的《2024竞争法案》包含多项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条款;其次,民主党主导的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可能对关税调整设置立法门槛;再者,即将到来的大选周期可能使任何政策调整被赋予过多政治解读。她强调:"从政策信号到清关单据上的数字变化,中间需要跨越复杂的利益博弈。"

  中国商务部虽未正式回应,但据知情人士透露,有关部门已启动跨部委预案研究。接近决策层的智库学者向本报表示,中方始终坚持"非对称降税"原则,即在保持高端制造领域竞争力的同时,愿意在农产品、医疗设备等民生领域作出灵活安排。这种"精准对冲"策略既符合国内产业升级需求,也能有效回应美方核心关切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显示,中美关税摩擦已累计造成全球供应链约4200亿美元效率损失。此次政策风向转变,恰逢G20财长会议前夕,或为重构多边贸易规则提供新的对话契机。正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黄天磊所言:"当全球两大经济体的关税壁垒开始消融,受损的不仅是集装箱里的货物,更是束缚国际经贸合作的意识形态枷锁。"